云中讯(中药学院)7月11日,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的见证下,中药学院2022级专业实习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庄严落幕。由学院党委统筹,学院团委联合教工第一、第三党支部及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共同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中药资源考察”主题实践,在文山边境完成了一场专业筑基与精神铸魂的双重淬炼。
三大目标全面达成
专业精进:师生团队历时5天纵贯低、中、高三大海拔梯度生态区,系统采集石斛、重楼等珍稀药用植物标本312份。基于此次标本库,团队计划联合麻栗坡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开展当地中药材野生种植情况普查和调研,填补区域性资源谱系空白。同步深入大坪寨等7个三七、重楼药材主产区开展产业链深度调研,精准把脉种植技术薄弱、加工损耗率高、流通渠道单一等痛点,针对性制定中药材种植方案,为边境药材产业升级提供科学支撑。
红魂熔铸:四支专项团队以老山精神为航标分开完成各自专项任务。“红耀边关团”寻访多处战场遗址,挖掘战地中医药救护史料。“云药兴边团”为沿途乡镇村寨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对边境小种群药用植物濒危机制、濒危等级进行判定。“健康边寨团”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有效性调研,覆盖300余人次。了解民族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同心戍边团”开展国防教育与中医药文化融合载体设计,进行边境民族团结教育载体形式创新及创新效果评估。
英魂铸魂淬炼青春担当:四路实践团队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庄严集结,在苍松翠柏间举行思政教育收官仪式。9时整,全体师生手持白菊列队静默,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深深鞠躬,铿锵的入团誓词回荡山谷。随后走进老山作战纪念馆,斑驳的钢盔、染血的家书等珍贵革命文物,无声诠释着“艰苦奋战、爱国奉献”的精神。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纪念馆后动情陈词:“这方浸润硝烟与药草香的热土,已熔铸成我们守护边疆健康的永恒信念!”
实践育人结硕果
本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计划实现“三个转化”。知识转化,进行边境药材资源保护合作机制探讨,计划对调研地乡镇地区中药材种植发展提案递交地方政府;精神转化,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探讨红色旅游与中医药文化融合路径;服务转化,与多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和种植基地初步达成长期技术帮扶意向,定期开展药用植物种植的生态影响评估。
学院副院长李国栋在总结中强调:“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学子们把论文写在祖国边境线上,用专业知识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当载满标本箱与调研成果的车辆驶离麻栗坡,窗外的青山印证着这场青春奔赴的深度——以专业守护绿水青山,用赤诚筑牢红色边关。